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火灾原因已初步判断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作为事件的罪魁祸首,“热得快”不仅成为高校全面封杀、围剿的对象,也进入了部分地区的黑名单,严令禁止在市场销售。
“热得快”是一种利用镍铁合金电热丝发热、作用于液体的小型快速电加热器,虽然在上海商学院事件中酿成大祸,但其制热快、价格低,在高校、工地以及某些流动场所一直很有市场。大学毕业不久的程小姐告诉记者:“热得快”曾伴随她整个大学时光,价格很便宜,地摊、小商品批发市场里买也就三五块钱。烧水的时候特别响,总让人提心吊胆的,生怕突然爆炸了。产品寿命不长,经常莫名其妙就坏了。在程小姐的记忆里,邻寝室曾因为使用“热得快”险些酿成火灾,至今想起仍然心有余悸,自大学毕业后她再也没有用过“热得快”。
在北京某高校念研究生的小周却对“热得快”热情不减。电热水壶因为功率大被没收后,他只好到学校超市里买了“热得快”,“价格只要10元,即使再被查收也不会觉得心疼。”小周告诉记者:“男生寝室十有八九都在用,正常使用应该不会出问题。”听说“热得快”因火灾事件遭到高校封杀,他觉得是因噎废食,不能理解。
虽然看法各异,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在校学生并不赞同学校封杀“热得快”。事实上,即使封杀呼声四起,“热得快”也并未真正在高校周边销声匿迹。记者近日在距离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不远的顺天府超市看到,“热得快”依然常态出售,售价18元,包装粗糙、标识模糊,一些产品甚至连包装都没有,质量好坏无从判断。
随后,在顺天府超市旁的五金用品专柜里,销售人员也拿出了不同花色的“热得快”任记者挑选,几款产品不仅包装各异、材质不同,价格也从8元到18元不等,其中10元以下的产品均为简陋的塑料包装,部分产品加热棒上有明显锈迹。销售人员说,所有产品都安全可靠,但两款18元的产品质量最好。一是知名品牌产品(包装上标明是中国驰名商标),另一个装了自动温控设置。当记者问及自动温控有何作用时,销售人员并不知情。
此外,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两款畅销“热得快”,其中一款是白色搪瓷加热棒,该产品包装说明中特别指出,彩色搪瓷加热棒在高温下容易析出氧化铬或氧化钴,对健康不利。而销售人员反复强调“安全可靠、不容易褪色”的另一款“热得快”正是彩色加热棒产品,明显自相矛盾。
据了解,目前在售的“热得快”主要分三类:只有通电后加热功能的、水开后可鸣笛报警的、遇干烧自动断电的。其中大多数如记者所见,仅有一个塑料袋包装,没有标明生产厂家或安全警示。一旦发生故障或干烧,其金属外管可能会很快烤焦,继而引起爆炸或漏电。国家家用电器质检中心小家电事业部副主任、检测工程师张兆明告诉记者,干烧是“热得快”最危险的工作状态,正规的“热得快”应具备全极断开非自复位装置或防干烧装置,质量好一点的产品还装有温控器,一旦温度过高会自动停止工作。
由于市场占有量不大, 且小企业生产居多,“热得快”的整体质量状况并没有完整的统计,国家也没有布置相关的抽查任务,但部分地区在突击检查时发现,其制作工艺简单,一些企业无证上岗、偷工减料,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隐患无穷。张兆明表示,虽然“热得快”并非强制认证产品,但其质量检测必须遵循GB470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和GB4706.77-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便携浸入式加热器的特殊要求》。国家家用电器质检中心曾在北京市场随机购买“热得快”进行检测,结果所有产品均不合格。这些不合格项目包括防触电保护、发热、非正常试验、机械强度、爬间距离间隙、材料试验等指标,不仅与产品使用寿命有关,更是涉及防触电、防火灾等安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