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在纪念海南解放75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创新思政课上课形式,以“峥嵘岁月忆初心,建功自贸担使命”为主题,到文昌张云逸将军纪念馆、冯平故居开展沉浸式“行走的思政课”。通过“课堂+实践”、“讲解+体验”式的立体化教学,师生们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行动传承革命精神,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课堂启智:从历史纵深汲取精神动能
4月25日下午2点,在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思政实践教学中心,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拉开序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邱静教授以多媒体课件重现1950年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壮阔图景:木帆船突破国民党军舰封锁、琼崖纵队接应主力部队抢滩登陆的经典战例。当投影屏上出现《碧海丹心——解放海南岛文物史料展》中斑驳的船桨、泛黄的作战地图时,学生们屏息凝神。“小木船何以战胜大军舰?答案就在‘听党指挥、敢为人先、团结奋斗'的琼崖革命精神中!”课堂上还特别设置“青年说”环节,学生代表结合《琼崖革命斗争史话》《红色丰碑》等书籍,分享冯平等革命先驱“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传奇故事。马克思主义学院经典文化传播协会学生动情地说:“站在自贸港建设的新起点,我们更要传承‘孤岛奋战'的韧劲,让青春在改革浪潮中闪光。”

实地寻访:红色地标变身育人课堂
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师生们唱着红歌奔赴文昌红色教育基地。在张云逸纪念馆,学生讲解员以“双语”模式讲解这位开国大将波澜壮阔、功勋卓著、奋斗不息的革命人生。走进冯平故居,学生们手持扫帚、抹布开展义务清扫。擦拭着冯平烈士使用过的煤油灯,马克思主义学院时事协会的学生感慨:“这盏灯曾照亮琼崖革命的暗夜,如今自贸港建设的征程更需要理想信念之光照耀前路。”

青春誓言:爱心载梦 启航自贸港
最后,师生们在冯平故居广场开展“我为自贸港送祝福”创意实践。50余只手工折叠的爱心上,写满“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愿海南越来越好”等青春寄语。学生捧起象征“海南之心”的立体折纸作品说:“这既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更是新时代青年建设家乡的庄严承诺。”

从解放海南的“小木船精神”到自贸港建设的“改革闯将精神”,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的连接,从课堂到场馆,从“老师讲”到“师生共讲”,从单一讲授式教学到多元化教学,实现思政课“可听可看可感”,学生看到、学到、感悟到张云逸将军、冯平烈士的英雄事迹、精神力量,必将汇聚为青年大学生投身自贸港建设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