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深化学科理论与实践融合,2025年2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心理学课教研室召开了《小学教育学》课程2025春季学期首次集体备课会。本次集体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唐丁方教授主持,教研室《小学教育学》课程全体教师参会,围绕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及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展开深入研讨。
首先,唐丁方主任从《小学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核心定位出发,强调课程设计一方面需要跟随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紧扣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标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教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会上,唐丁方主任首先就前三个章节的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学生关注点、困惑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安排等方面做出解读说明。第一章《教育概述》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教育的历史、功能及研究方法等内容能够理解并掌握,厘清教育基本概念,初步建立教育学知识体系;通过对第二章《学生》的讲解,帮助学生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正确对待学生;第三章《教师》则重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教师角色,深刻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遵循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求。

接着,与会教师都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特别是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在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中的呈现方式,根据知识点的考频分布和题型,对章节内容进行了更加精确的重难点划分,并且针对课本上没有覆盖到的考纲内容进行了补充。
最后,唐丁方主任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强调过程评价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唐丁方主任指出,在部分章节的讲解中,可以采用“案例研习+情景教学”模式,通过分析真实课堂场景中的典型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并模拟教学方案;在过程评价方面,既要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又要通过课后作业和思考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要灵活运用课堂互动平台等数字化教学工具,借助现代技术优化教学反馈机制,提升课堂效率。
本次备课会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厘清了行动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心理教研室将继续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推动教学改革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道德情操和专业素养的教育工作者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