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瑶光观礼台,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思政第一课”在此精彩上演。国际旅游学院370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长征七号改运载运载火箭发射的震撼瞬间,开启了一场融合专业、文化与家国情怀的独特思政之旅。
震撼现场:感受国之重器力量
当日,碧海蓝天与椰风海韵相互映衬,长征七号改运载运载火箭巍然矗立在发射场,箭体上的五星红旗与“中国航天”字样在阳光下格外耀眼。随着倒计时5.4.3.2.1!点火!起飞!”声响彻观礼区,巨大的轰鸣声撕裂长空,橘红色烈焰喷涌而出,火箭如一条巨龙直刺云霄。
瑶光观礼台上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与掌声,学生们激动地跳跃、呐喊、拍照,眼眶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亲身感受火箭发射的震撼,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国之重器的磅礴力量,真切领悟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

专业解读:深化航天理论认知
活动现场,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副总研究师吴宝元受邀走进瑶光观礼台,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航天动力解码》主题讲座。“发动机有哪些类型?”“火箭发动机与航空发动机有何区别?”“嫦娥六号任务使用了哪些液体发动机?”吴宝元以专业且生动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密航天动力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场讲座不仅是一场知识盛宴,更让师生们从“见证发射”的视觉震撼,深入到对祖国航天事业背后“科技报国、精益求精”精神的理解,为这堂特殊的思政课增添了专业厚度与思想深度。

育人成效显著:激发青春报国力量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同学们纷纷表示,航天发射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生动展示,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祖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同时,现场观摩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体会到航天工程背后工程师与技术工人的匠心与攻关精神,更加淬炼了师生的理想信念。

示范意义突出,探索育人新路径
学院副书记周群林表示:“这堂别开生面的‘开学思政第一课’,不是一次简单的 “打卡”,而是一次 “沉浸式” 的成长。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报国志向,有助于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弘扬航天精神,真正把 “家国情怀” 厚植心中,并转化为钻研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的实际行动,把 “逐梦力量” 握在手中。未来,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祖国的‘星辰大海’,添上最亮丽的一笔!”
下一步,我院将以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为契机,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与我校多语种、国际化办学特色,通过“沉浸式”“体验式”“行走式”教学,让思政教育真正地“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实现“专业 + 思想”双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