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十六期国际语言文化沙龙活动于国际语言体验中心拉开序幕。本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印度尼西亚外教阿里夫老师,他为大家精心筹备了一场关于印尼文化——深度认识巴迪克的精彩文化沙龙。



活动现场布置得美轮美奂,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用心。阿里夫老师与他的妻子,还有翻译老师和学生团队,早早地便来到了现场,做足了准备。阿里夫老师身着以白、棕、黑三色为主的印度尼西亚传统巴迪克服饰,三种色彩相互交织、搭配得恰到好处。他妻子的巴迪克服饰则以粉色为主色调,还染着精美的花朵图案。现场展示了各种款式的巴迪克布料,有的色彩斑斓,有的素雅清新,每一块都独具特色。同时,还展示了用来制作巴迪克的染料与工具,这些工具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印尼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与技艺。其中,一块红底巴迪克布料格外引人注目,上面画染着栩栩如生的龙,那龙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让人不禁感叹印尼传统工艺的精湛。

活动开始,阿里夫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简要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组成,让同学们对印尼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他告诉大家,巴迪克服饰是在重要场合上穿着的服饰,还详细地讲解了巴迪克布料的种类,有以天然染料染制的,有以现代工艺加工的,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接着,他又介绍了巴迪克蜡染的工艺,从选料、设计图案、绘制蜡纹到染色,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印尼的蜡染作坊之中。



到了实践环节,阿里夫老师为同学们准备好了制作巴迪克蜡染的材料,有洁白的布料、细腻的蜡笔、各种颜色的染料等。阿里夫老师和他的妻子先给同学们做了示范,他们手法娴熟,动作流畅,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他们告诉在场的同学,如何使用工具在布料上用蜡作画,作画时,要注意蜡的厚度、图案的布局等,然后进行染色,不同的染料搭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
听完后,同学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要亲身体验一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巴迪克蜡染作品。有的同学设计出了精美的花卉图案,有的同学则画出了可爱的动物形象,每一个作品都充满了创意和个性。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不仅学到了巴迪克蜡染的技艺,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有同学感慨道:“这巴迪克蜡染和中国传统工艺中的扎染、蜡染有异曲同工之妙啊,都是通过巧妙的技艺,在布料上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活动进行到尾声,阿里夫老师邀请同学们品尝印尼小吃,有香脆可口的炸豆腐、美味诱人的炸花生饼以及浓郁醇厚的咖啡。同学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回味着刚刚的学习和制作过程,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的笑容。

第十七期国际语言文化沙龙活动,在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取得圆满成功。同学们不仅深入认识了巴迪克蜡染这一印尼传统工艺,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同时,大家也将巴迪克蜡染与中国传统工艺相联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工艺的珍贵和价值。相信这次活动会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励他们去探索更多的文化奥秘。图/文叶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