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树牢“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理念,保持高远的历史眼光、高度的战略清醒、高昂的斗争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必胜信心、如磐恒心、坚强决心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以精准查办案件开道,坚决减存量、遏增量。反腐败事关大局全局、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前途命运,必须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永远吹冲锋号。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精准把握腐败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坚持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一起抓,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不断丰富防治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有效办法,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要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聚焦县级以下这一关键环节、薄弱环节,聚焦事关民生民利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持续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让群众真切感到正风反腐加力度、清风正气在身边,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标本兼治,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和权力往往相伴而生,决定了反腐败斗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要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就永远在路上。要深刻把握当前反腐败斗争仍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坚决澄清错误认识、廓清思想迷雾,将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贯穿于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等工作始终,综合发力、持续发力,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实现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要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结合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等情况,弄清楚腐败滋生的土壤“是什么”、条件“有哪些”、原因“在哪里”,做到从个案查处向系统整治提升转变。要做实做细“后半篇文章”,综合运用案件反思等制度,推动各监督主体紧盯权力任性深挖根源,围绕体制机制弊端查摆不足,不断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
以完善监督体系托底,做到常态抓、系统治。反腐败斗争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体系思维、强化统筹推进,以责任层层压实促工作步步深入。要推动完善基于江苏实践的监督体系,横向上建强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协助党委构建主责监督体系,纵向上推动各级党委、纪委自上而下健全一贯到底的主责监督体系和专责监督体系,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用好反腐败协调小组、巡视巡察综合监督平台,有效整合反腐败全链条力量,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腐败效能。要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积极探索对同级领导班子成员和下级“一把手”开展谈话监督,以“两个责任”抓纲带目,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通过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使各项反腐败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为打好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注入强大动能。(江苏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