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种选择
语种选择
首页
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寻找我院最美教师系列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03 00:00:00

用心教书用爱育人——记我院郑一新老师

1994年毕业于师范学院,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郑一新踏入了教育工作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21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身于党的教育事业,赢得了学生的认同,同事的赞许和领导的信任。

  满腔热情,潜心教学

  任教以来,郑一新老师始终满腔热情,潜心教学。她一直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和大纲,并主动地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倡导集体备课,注重结合学生和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写好教学计划,备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中,她注意因材施教,密切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熟练和有效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启发和引导学生;她注重基础教学,突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她提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了学生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课堂学习模式,真正让学生乐学、会学,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是郑一新老师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在教学之余,她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培训,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教研讲座,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她曾主持海南省教育厅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主编院级校本教材1部;参与海南省教育厅课题5项;参与编写海南省特色教材1部,院级校本教材1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2012年获学院第三届“教学十佳”称号。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1年教师生涯,郑一新曾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员。她言传身教,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

  郑老师时刻以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做学生的表率。在她心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能“不以善小而不为”,应该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一盒饮料盒,倒掉讲台前已装满箩筐的垃圾,随手关掉教室的灯和风扇等。这种教育没有言语,但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有一次,郑老师在上课前,走进教室,发现讲台前的垃圾框旁撒满纸屑,讲台杂乱无法放下教学文件。看到这种景象,她马上把书放在前排学生的书桌上,有意看着学生们,然后拿起扫把准备把讲台前垃圾筐旁的垃圾扫掉。她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顿时教室里沸腾了,不少学生连忙走上来拿起扫把和她一起打扫。还有一次,她下课后随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到门口随手关掉了正开着的灯和风扇。此后,每次下课走出教室,她都发现有学生主动将开着灯和风扇关掉。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郑一新老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到了这一点。

  关爱学生,引领成长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源泉。关爱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和成长,是郑一新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她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爱,这种爱让学生更加尊重和信任她,视她为知己。两位已同样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在毕业多年后都曾对郑一新老师说过这样的话:是郑老师的关爱成就了今天的他们,没有郑老师就没有他们的今天。

  郑老师刚毕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班里一位叫吴育柳的女生,家庭经济不是太好,又是自筹生,由于体质较弱,加上学习压力大,经常担心花费父母那么多钱自己又没法学好,长期如此,就患上了严重的偏头痛,整天以泪洗面,无法坚持学习。父母来到学校,要求让她退学。那时郑老师觉得就这样让学生退学了,回到农村和父母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原本憧憬的美好前程真的就要没了。那段时间里,郑老师一直关心着吴育柳的身体和学习情况,苦口婆心地劝导她,多次联系她的父母,希望父母也帮助安慰她,让她坚持下来继续学习。在多番努力下,吴育柳终于同意留在了学校。为了让她能一边治疗一边在校安心学习,在随后的一个月中,郑老师帮她煎药,鼓励她坚强,辅导她学习,与她谈心,带她散步,很快她的偏头痛减轻了,精神也慢慢恢复过来。

  还有一位叫黎礼亮的同学,在即将毕业的那年,由于家庭的突然变故,原本开朗的他变得郁郁寡欢,上课打不起精神,后来又经常旷课。了解这个情况后,郑老师及时找到黎礼亮同学,在了解原因后,不断对他进行鼓励,还把班里近段时间要参加男子足球赛的赛事告诉他,希望他能像以前一样继续参加。多番沟通谈心后,慢慢地,黎礼亮同学的话开始多起来。这时郑老师抓紧时机,经常关心和问候他,不断表扬和赞许他,肯定他在学校四年来的表现和对班级活动的关心,最终让他重拾起学习的信心,乐观地面对生活。

  郑一新老师相信,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要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因此,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她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有一次,郑老师收到邢玉花同学发来的信。那是一位性格比较内向,平时话语不多的女生。信是用英语写的,里面除了问候还有几个简单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希望学好英语的愿望。看了邢玉花同学的信后,郑老师把错误的句子改正了,并用她能读懂的英语写了一些表扬她的话,鼓励她好好学习,告诉她学习英语要多读多听多模仿,大胆与同学或老师交谈。信发出后没多久,郑老师又收到了邢玉花同学的回信,信中说她只是试着用英语练写句子,没想到老师会回信表扬和鼓励她。就是这样几封信,让师生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邢玉花同学把郑老师当成值得信赖的老师和“知心的姐姐”,向她倾诉困惑和难处。而每一次,郑老师都会认真倾听,用心与邢玉花同学交谈,不断地给她鼓励,给她帮助和建议。如今,邢玉花同学在性格上变得开朗了,也乐于助人了,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

  21年的辛勤耕耘,21年的无私付出,郑一新饱尝了教师这份职业的困难、艰辛,也收获了成功中的喜悦和精彩,实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

翁天月:敬业如天   爱生如子

2014年11月23日至25日,第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从全国近千所高职院校脱颖而出的26位各省分赛区冠军选手汇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角逐中国高职英语教学的最高奖项。经过一路的过关斩将,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翁天月老师最终荣获了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为学院赢得了荣誉,也让其个人职业生涯迈上了更高的一个台阶。

  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学院对她的培养和支持,当然更多的是7年以来她对教师这份职业付出的辛勤、汗水和责任。七年,就在弹指一挥间,讲台这方天地给予了翁天月老师期许和梦想,同时也给了她神圣的责任和义务。她则用自己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热情,不断收获着喜悦和感动,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潜心教学——衣带渐宽终不悔

  2008年,翁天月老师来到学院任教。自参加工作以来,翁老师爱岗敬业,踏实上进,努力钻研,并将教学、科研、个人学习和人才培养有力地结合在一起。白天,她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火热的打成一片;晚上,她在灯光下潜心学习教学理论,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有时备课、改作业直至深夜;上课时,她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一个课堂小组讨论的问题她都会精心推敲,站在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来思考。经过勤奋努力,她形成了自己独特有效的教学风格。同事们非常认可她的课堂教学,评价说:翁老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她擅长将小组讨论、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情景模拟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能力性,活跃课堂氛围。她还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感情熏陶有机结合,开展互动式的合作教学,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在探究中掌握知识,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翁老师认为,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才,并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作为己任。为此,她一直积极参加学院学生各种比赛的指导工作。为了帮助同学们取得的优秀成绩,翁老师每次都精心的准备材料,潜心钻研比赛的规则和要求,耐心指导学生。当选手面对困难和挫折倍感压力时、当选手面临比赛产生恐惧时、当选手产生懈怠情绪时,翁老师都耐心开导,积极鼓励,真心帮助。多少个日日夜夜,人们总能看到翁老师与选手呆在一起忙碌的身影。因为她的辛勤付出,学生参加各类英语比赛硕果累累。郭娃同学荣获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三等奖、海南省2013年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专业组一等奖;徐艳平同学荣获第七届海南省大学生翻译大赛专科组一等奖;莫佳佳同学荣获海南省第九届海南省大学生翻译大赛专科组二等奖等。

  每当比赛捷报传来时,翁老师脸上总是挂着欣慰的笑容。而当人们夸赞她时,她总是说,这是大家的功劳,是学生勤奋努力的结果。

  除了指导比赛之外,翁老师还积极配合系部指导学生社团——英语赛社的工作,她提高赛社学生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翁老师在认真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党建工作。她曾担任应用英语系党总支第三支部的宣传委员、支部书记等工作,表现突出。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翁老师在教坛辛勤耕耘,毫不言累,自己能力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得到了多方的肯定。2009年至2014年间,她荣获全国“外教社”杯外语教学大赛三等奖、全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等的好成绩,被评为学院“教学十佳”、“省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投身科研——追求专业的无止境

  有人说:“不会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教无止境,学无止境,从教以来,翁天月老师始终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没有放弃对其专业教学的研究工作。多年来,她一直在不断地给自己输血充电。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进修活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先后于2010年参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师资培训活动,2011年参加澳门理工大学贝尔培训中心的英语教学方法培训活动,2012年获参加上海工业大学文秘速记速录培训活动,2013年参加学院TEFL英语培训活动,以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高校外语骨干教师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培训活动,2014年参加澳门理工大学贝尔培训中心的TKT英语培训活动等。

  教育家于漪老师曾提出:“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作为学院应用英语系的英语专业骨干教师,翁老师还积极与其他专业教师研究教材,编写教材,为学院教学科研做出自己的贡献。她针对学院学生实际,先后编写了《求职与应酬实用英语教程》、《实用英语语法》校本教材,深受学生欢迎;她参加编写出版教材《电力英语》、《英语语法》等,展现了学院师资水平;她将平时教学和研究所得归纳总结,撰写了《多元智能理论与高职旅游英语精读教学实践》、《多元智能与分组教学相结合促进高职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英语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模式探讨》、《浅谈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现状》、《海南旅游景点英文标示语翻译浅析》、《高职英语口译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高职英语口译合作型互动模式教学研究》等文章,涵盖了英语教学和英语应用多个领域。她认为,教学实践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相促进,真真正正将科研成果运用起来,既用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用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她的教学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语言训练独树一帜,成效明显,深受同行赞许。另外,她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天涯海角、大小洞天、文昌椰子大观园、宋氏故居等旅游景点的英文标示语进行研究,并给予纠正,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爱心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 翁天月老师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要爱得深沉,爱得真切,爱得全面。只有这样,老师才能与学生形成真正的心里相融。

  怎样爱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翁老师总结出了自己的爱心育人做法:在思想上正面引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

  2009年,翁老师第一次担任英语语音课的任课老师,班上有名男孩子,每次上课练习发音时总是不肯大声发声,因为该男生的家乡音很重,每次一发音,班上其他同学就老是取笑他。翁老师知道事情原因后,经常利用课间十分钟和课后的业余时间,帮助他练习发音,并经常帮助他纠正发音,通过不断的练习,该生的发音取得了进步。2011年,在翁老师任教班级里有一名女学生,在二年级分专业方向之后,由于家庭父母矛盾的影响,整天心事重重,沉默寡言,好像一只孤独的小燕子,情绪有时很不稳定,还会和其他同学发生语言冲突。翁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找她谈话,了解事情的真相,不断开导她,同时和她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多次努力,她终于成功和解和父母的矛盾,家里和睦了,对学习也充满了信心。最后,她顺利毕业,并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走上了成功的人生道路。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翁老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材、可琢之玉。她关爱每个学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并以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洒下了润物无声的情,播下了春风化雨的爱,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享受到了桃李满天下的喜悦。

  “从翁老师身上,我学习了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加明晰的定位和认识。”一位同学这样说。在学生眼中,翁老师还是可以分享心情的朋友。“我们与翁老师一同分享喜悦,这种感觉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既能帮助学习又能增添乐趣。”另一位同学感动地说。

  翁老师以师爱为教育之本,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浇灌每一棵幼苗,不遗弃任何一名学生,让他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每一节课,翁老师总是来得比学生还早,上课时会用亲切的口吻呼唤着每一位同学的名字,也会恰到好处的照顾到所有同学的视线,课上会给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充分展示的机会,细心并且耐心地指点,用最大的鼓励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人成才,如此这般细心和认真,深受学生好评。

  人间有胜境,但追求无止境。翁天月老师敬业如天、爱生如子,不仅因为她从事的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担负着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更因为她爱这份职业爱得深沉。

让生命之花灿烂绽放——记我院温春雨老师

  在三尺讲台上,她是治学严谨又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在办公室里,她是务实高效又颇具开拓精神的教学负责人;在家庭中,她是当之无愧的“半边天”;在生活中,她是学生遇到难题时可以求助的“妈妈”,青年教师可以倾诉心事的“知心大姐”——她就是扎根海南,在第二故乡绽放灿烂生命之花的温春雨老师。

  感恩的心促使她选择了坚持

  2008年,学院评估之年,温春雨怀着对椰风海韵的向往,带着学院领导对自己沉甸甸的信任,从遥远的洛阳来到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任教。当时,学院住宿条件较差,蜗居在20平方米的平房里,她和7岁的孩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异乡生活。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服务于部队,她一个人边工作边带孩子,日子过得很辛苦,便萌生了辞职回家的念头。此时,学院正面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表现出色的温春雨,当时被推荐负责商务英语特色专业建设和评估汇报工作。为了学院的发展,感动于学院对自己的信任,原本想辞职的温春雨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

  评估的日子,每天都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专业材料建设、专业汇报、专业宣传策划……白天,她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指挥官,是主要特色专业的代言人;晚上,她和小儿子一起努力,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小的蜗居中,母亲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儿子在小书桌上孜孜不倦……一杯茶,一小碟点心,能感觉母亲忙碌的同时对儿子悉心的呵护。“最艰难的日子,是大家一起帮助才度过的,”温春雨说,“我会一直记得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温暖,还有孩子的老师们,是那些让人感动的点点滴滴促使我前行,让我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乐观积极地生活。”

  在她和她团队的努力下,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在2009年教育部评估中获得一致肯定,为学院专业发展树立了特色榜样。小儿子也在妈妈的“特殊训练”下独立坚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重点初中。

  辛勤的耕耘呵护商务英语系茁壮成长

  温春雨刚到学院就参加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当时,商务英语专业尚处于起步建设阶段,专业定位模糊,课程内容杂乱。对此,温春雨带领团队,遍访企业和同类院校,对市场人才需求进行详细调研,并结合学院特点,制定出一套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方案,加强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随后,学院成立商务英语系,她被任命为系副主任。在短短几年时间,商务英语系就发展成为学院龙头系部之一,商务英语专业由原来的2个班级发展为目前的5个专业20多个班级,近千名学生,并连续拿下了省级特色专业、特色教学团队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项目等诸多成果,在海南省高职院校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中独树一帜。

  几年来,温春雨见证了学院的发展,从商务英语专业到商务英语系,她始终默默埋头苦干,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商务英语系的每一个进步,促进学院事业的发展。在教育部检查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项目情况的时候,她将她多年来记录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点点滴滴,制成了宣传画册和宣传视频,顺利完成了任务。有人说,商务英语系今天的蓬勃发展就像一场盛大的演出,温春雨是这场演出台前幕后的“提线人”。这句话一点都不为过。笔者曾问她辛勤付出的动力是什么,她回答,她爱海南,特爱学院这片热土,她已将海南当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她早把学院当成她温暖的大家庭,她将在这里为她的人生理想而奋斗不息。

  精心的栽培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温春雨自从读师范专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将这句话作为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在走上讲台后,更是兢兢业业,辛勤地培植每一位学生,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记得2011年以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逢勃发展,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开始举办。学院年年代表海南省参加“高教杯”全国职业技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竞赛,并荣获了1个非专业组特等奖,1个专业组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这些优秀的选手均来自商务英语系,而这个实用英语口语培训团队的“操盘手”就是温春雨。实际上,不仅仅只有这几名出色的参赛选手,该团队为我院输出了大批优秀英语口语学生,博鳌论坛服务、海南国际赛事、侨务服务等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学院“英语口语+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闪亮的名片。面对这一张张名片,温春雨时常会涌起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因为,她对学生的培养,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2015年4月,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又一次承办“高教杯”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竞赛(海南赛区),刘婷、庾阳、符欣仪、蔡杰东等海南省近四年的冠、亚军得主簇拥在温春雨老师旁,让她觉得兴奋无比、自豪不已,因为这些都是商务英语系走出来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和她有数不清的故事。今年6月份,她将又一次带领学生参加“高教杯”高职高专实用英语竞赛,我们期待他们再次凯旋归来!

  “妈妈”般的付出激励学生进步

  流年似水,光阴荏苒,学生对温老师的亲昵称呼由“姐姐”转为“妈妈”,不变的是温老师对学生那份认真负责的使命感和视生如子的呵护。

  那对广东籍的双胞胎女孩一定不会忘记温老师的鼓励。由于学习基础差,又是双胞胎姐妹,这对姐妹在生活学习中如影随形,总是两人相处,和班级整体氛围格格不入。作为班主任的温春雨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从此,总会刻意为姐妹俩布置“单独”任务,让姐妹俩和班级其他同学分享其独特的经验和经历。在交流中,姐妹俩变得开朗自信,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外贸业务实践中,姐妹俩实习实践中同外国客户大方交流,客户大加赞赏,为此收获了不少订单。

  很多女同学一定不会忘记温老师的“家政课”。每学年,温老师都会抽出课余时间邀请学生代表进行烹调培训,从制作面团到包饺子,从采购原料到烹制菜肴,温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英语口语团队的学生们更不会忘记那些和“姐姐”“妈妈”一起喝茶聊天、一起去海边兜风、一起备赛参赛的日子。

  “知心大姐”般的关爱温暖年轻教师的心田

  工作之余,温春雨还经常充当年轻教师的“知心大姐”。或许是因为她把生活、学习和工作经营得有条不紊,可以有经验从她那里借鉴;或许是因为她在一系列的压力面前依然淡定从容,可以从她那里汲取些力量,商务英语系的年轻妈妈们遇到压力时,时常会找她倾诉。温春雨也总是“当仁不让”地乐意做“知心大姐”,初为人母时该注意哪些事项、怎样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如何和婆婆沟通、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妈妈们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等等。大家在交流中,及时了解彼此的难处,相互支持,相互分享,在积极工作中快乐生活,在快乐生活中积极工作。

  累累的科研成果源于深化教改的精神

  温春雨以一颗火热的心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科研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工作短短几年,荣获省级个人教学奖1项,省级科研论文奖3次,参与省级科研项目获奖3次,国家及省级竞赛指导奖5次;主持省级教学改革类课题2项,参与教学改革项目5个,出版教材1本,参编教材2本;独立发表课题相关论文4篇,参与EI期刊论文1篇。其中,主编《国际货代函电实训教程》等多本校企合作教材,针对当前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标准,紧密联系企业,不断纳入课程新内容,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精神。

  友好的本色使她成为外教心中的“文化使者”

  由于学院是外语类院校,外籍教师众多。不少外教因为人生地不熟,总有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因此,帮助解决外教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困难,使他们安心、顺心为学院工作,这也是每位教师的义务所在。在和外教交流中,温春雨常常是他们义不容辞的“文化使者”。她解释中西文化差异,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喜欢饭桌上高谈阔论,解释为什么很多时间学院中国教师加班不要补助,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要庆祝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她还会时常做一桌地道的家乡菜款待外教,并教给外教制作中国菜的方法。

  在她的影响下,商务英语系的怀特夫妇对中国的饺子、包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煮饺子、蒸饺子、煎锅贴、小笼包……老外吃得不亦乐乎。遗憾的是怀特一家今年签证到期,不过,怀特夫人明确表示,一年后会重返文昌,继续留任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商务英语系,此外,还要买一个多功能的平底煎锅,继续和Wennie(温春雨)切磋厨艺。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温春雨以自己的行动兑现当初当好教师、教好学生的誓言,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她正像家乡洛阳的牡丹花,要么不开放,要么就让生命之花盛开成灿烂的风景。

 

二十四年不变,追求无怨无悔——记我院林雨老师

    阳春三月的清晨,当红彤彤的太阳从学院东边的大海上冉冉升起时,林雨老师已经衣冠整洁地出现在教室的门口,迎接她的学生们前来早读。她检查和陪伴学生晨读的习惯,跟随着学院从中师学校发展为高职院校的步伐,一路走来,始终不变。如果问她终身不变的还有什么?她会坚定地回答:当一名学生爱戴的老师!

薪火传承——师者的榜样使她立志,并走上了甘为人师的道路

    八十年代初,林雨在文昌中学读初中。她成绩优秀,充满着青春的梦想。当时,她遇见了陈仕然、林师波等许多名师。陈仕然是教《植物学》的,他专业知识扎实、博闻强记,上课从来不看课本,但是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却可以准确地指出在第几页第几行,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林师波是教数学的,他爱岗敬业,擅长解答难题,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在他的指导下,林雨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出类拔萃,初二时参加文昌市数学学艺比赛名列前茅,中考时获得全省数学第一名。师者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他们的影响下,林雨逐渐喜欢上了教师行业,并立志当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为此,她中考时毫不犹豫地报读了文昌师范学校(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前身)师范专业。三年后,中师毕业的她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到海南师范大学深造,四年后,她很荣幸的被分配回母校从教。从此,她二十四年如一日,在讲台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坚强乐观——她承继父辈的精神,又将它传递给了学生

    为师者要懂得把自己的坚强和乐观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困苦时能坚强面对,乐观前行。在教书育人时,不管多累多苦,林雨老师只要踏进教室,她面上总会带着微笑,总会带给学生积极、乐观、快乐的情绪,带给他们正能量。她带的第一届学生张瑞绿在二十年后的教师节发给她一条短信说: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是老师那可爱的温暖的笑容却是那么清晰地刻在她的脑海里!一直鼓励着她前行!

    确实如此,在同事和学生的印象中,林老师总是笑容可掬的样子,使人倍感温暖;她又好像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似的,让人感到宽慰。但是,人们不知道,她的坚强与乐观是承继了父辈的精神。

OOO三月十五日,林老师一辈子伤痛的日子——她的父亲病逝了。之前,她父亲在海口和广州住院期间,她为了不耽误功课,从未请过一天假。父亲也怕影响她上课,一直向她隐瞒病情,从未开口要求她照顾。父亲总是坚持自己照顾自己,或者只让母亲照料!直到弥留之际想见她一面,才请邻居帮忙到镇上打电话叫她回家。当她赶到家时,父亲正在大口大口地吐血。可是,坚强的父亲扭曲着脸,强忍疼痛,不吐半句呻吟!还笑着说:“没事,没事,能撑得住”。最终父亲斗不过病魔,撒手人寰。但是,父亲和病魔斗争的坚强与乐观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她影响很大。在伤心送走父亲的第二天,她没有请假,又坚强地站在了讲台上,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们,她强忍着悲痛,故作轻松,坚持上课。当时,没有一个学生能看出,她连续两天通宵未眠!没有一个学生能看出,她的父亲昨天刚刚离开人世!没有一个学生能看出,她内心有多伤心!后来,有调皮的学生无心听课,她觉得委屈,才忍不住说出她是在何种情况下给学生上课的。当时,全班同学都感动地哭了。

    从此,林老师成为生活的强人,再大的困难都能扛得住。记得她在医院待产时,肚子疼痛万分,人躺在产床上,一声不哼忍着疼痛,却催促同是当教师的丈夫赶紧回学校上课。这时候,她担心的不是她的安危,而是丈夫迟到会影响学生功课。后来,由于难产,医院要求家属签字时,她才打电话让丈夫赶来医院。

爱生如子——学生背井离乡求学,老师要给她们父母般的关爱

    OOO年十月的一天,00(6)班一女学生由于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泄,吃不下饭,身体极是虚弱,情绪极不稳定。林雨老师不论多忙都会在家熬好粥送到她宿舍,一口一口地喂她吃,这使她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情绪稳定了,身体好了起来。这件事情,不仅让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远在琼中的父母更是感动。他们感到:送女儿到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读书是正确的选择!时隔十四年,在2015年春节,那位女生打电话给林老师拜年,还清晰地谈起林老师对她的照顾!

    OO二年,林老师已经担任了整整十年的班主任,也当上了副教授。很多跟她同时毕业工作的同事早就辞掉了班主任工作,但是,她依然坚守班主任岗位,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一线上。二OO八年,学院实行辅导员制度,她虽然知道以她的高职称去从事辅导员工作反而会降低工资待遇,但是,为了跟学生多接触,与学生走得更近,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辅导员岗位。二OO年,由于班主任工作出色,学院任命她为商务英语系学生科科长。当时,由于应用英语系的辅导员紧缺,学生处还安排她兼任应用英语系六个毕业班的辅导员工作。这是一份超负荷的工作,而且没有增加任何报酬,但是为了学生的顺利毕业和就业,她二话不说,乐意地接受了。

平凡与伟大——学院是她的母校,她以一片冰心回报学院

    林雨老师有个长年头疼的毛病,至今持续了整整三十四个年头,时轻时重。特别是休息不好时,头疼就会加重。但是她始终隐瞒病痛,坚强忍耐,积极工作。这不仅是她与生俱来的勤劳本色,以及爱岗敬业的道德操守,更是因为她热爱学院、感恩学院。学院是她的母校,也是她工作的地方,在母校求学和工作的九千八百多个日子里,她始终怀着一片冰心,工作不辞劳苦。她曾说,她在这里求学,又在这里工作,是这里培养了她,养育了她,她的一生就在这里成长、成熟,直至变老。

    下面,用笨拙的笔记录她其它工作的点点滴滴,说说她的平凡与伟大。

    一、积极劳动,美化校园。她曾对学生说:“我在这里当学生的时候,就经常打扫校园。现在,我当了班主任,希望你们和我一起把校园打扫得更加干净,打扮得更加漂亮。”她带头搞劳动,与学生一起把教室、清洁区、学生宿舍等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干净。有一天,她不小心扭伤了腰,但是,她坚持到现场打扫清洁,忙完了,腰像快断了一般疼痛,但是她的心情却非常愉快。当时,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积极劳动,让校园更加美丽。

    二、管好班级,帮助后进生进步。林雨老师工作非常到位,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她会针对不同的班级制定目标和要求,做好目标管理,还通过班会课、干部队伍建设等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和作风。同时,她还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制定学习和工作计划,做好人生规划,使他们学有目标,行有方向。她关心后进生,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争取家长支持共同把学生教育好。

    三、勤于下班,时刻爱护学生。为了更好地教育每一位学生。她坚持每个班级每周召开一次以上班会,及时掌握班级信息;她坚持每周至少三次走访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宿舍情况。通过勤下班,她及时掌握了每个学生的生活和身体状况,特别是在每年的流感高峰期,以及以前的非典和禽流感期间,她都勤下宿舍与班级,学生感冒咳嗽等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并及时帮助学生治疗。二十几年来,她所管理的班级,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

林雨老师常说:“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其任重而道远!”这句话既道出了她的心声,也道出了千千万万普通教师的心声。